神色自若

shén sè zì ruò
成语解释: 形容在异常情况下态度镇定;神情不变。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雅量》:“初见谢失仪,而神色自若,坐上宾客相贬笑。”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 主谓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 色,不能读作“shǎi”。
成语辨形: 若,不能写作“苦”。
成语辨析: ~和“从容不迫”都可形容人非常镇静;不慌乱。~强调人的表情、态度和平时一样;而“从容不迫”强调在行动上不惊慌。
近义词: 从容不迫 »、不慌不忙 »
反义词: 惊慌失措 »、手足无措 »
成语例子: 裘副主委一个个听汇报,手在小本子上作记录。现在他神色自若,脸上已一点也没有不自然的神情了。(徐迟《真迹》)

神色自若是什么意思

神态从容自然。形容人遇事不惊

国语辞典

神色从容自然,很镇定的样子。《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下》:「琼饮酒一大巵,令人破骨出之,流血数升,神色自若。」如:「不管遇到什么难题,他都能够神色自若的处理。」

以上参考资料就是本词典详细汇总的成语神色自若的含义,如有错漏请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