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良方正

xián liáng fāng zhèng
成语解释: 贤良:才能,德行好;方正:正直。汉武帝时推选的一种举荐官吏后备人员的制度,唐宋沿用,设贤良方正科。指德才兼备的好人品。
成语出处: 《史记·平准书》:“当是之时,招尊方正贤良文学之士,或至公卿大夫。”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褒义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有才有德的人
成语结构: 主谓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近义词: 贤才君子 »
成语例子: 门首都竖着金字匾额,也有写着“贤良方正”的,也有写着“孝悌力田”的。(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十三回)

词语分开解释

贤良 : ①有才能,有德行:贤良之士。 ②有才德的人:荐举贤良。
方正 : ①成正方形,不偏不歪:字写得很~。 ②正直:为人~ㄧ~不阿。

贤良方正是什么意思

汉代选官的科目之一。汉文帝二年下诏“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被选中后授予官职。贤良方正科目自此始。唐宋也设贤良方正科

国语辞典

汉制郡国举士的科目之一。选拔文墨才学之士,魏、晋、唐、宋皆沿之。《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话说自汉以前,人才只是举荐征辟,故有贤良方正茂才异等之名。」《儒林外史.第一三回》:「到汉朝用贤良方正开科,所以公孙弘、董仲舒举贤良方正,这便是汉人的举业。」

贤良方正的网络解释

贤良方正是汉代选官取士的科目之一。文帝二年(前 178)诏二三执政,“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以后两汉诸帝大都颁布过察举此科目之诏令。属特举或制科,多在灾异危难之际举行,常连言“能直言极谏者”,以示广开直言之路,匡正帝王过失。有时连言“可亲民者”、“有道术之士”。被举者一般须经皇帝亲自策问,依高下授以官职。昭帝以后也有不经策问而直接授官者。

以上参考资料就是本词典详细汇总的成语贤良方正的含义,如有错漏请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