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天下之不韪

fàn tiān xià zhī bù wéi
成语解释: 犯:触犯;不韪:不是,错误。公然做天下都认为最大错误的事情
成语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隐公十一年》:“犯五不韪,而以伐人,其丧师也,不亦宜乎?”
常用程度: 一般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做最大错误的事情
成语结构: 动宾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近义词: 冒天下之大不韪 »
成语例子: 清·顾炎武《日知录·正始》:“如山涛者,既为邪说之魁,遂使嵇绍之贤,且犯天下之不韪,而不顾夫邪正之说不容两立。”

词语分开解释

不韪 : 1.不是;过错。 2.不善。 3.即不若,传说中害人之怪物。

犯天下之不韪是什么意思

《左传•隐公十一年》:“不度德,不量力,不亲亲,不征辞,不察有罪,犯五不韪而伐人,其丧师也,不亦宜乎!”后以不顾一切,公然干普天下的人认为不对的事情为“犯天下之不韪”。

国语辞典

韪,是。犯天下之不韪指不顾一切去做全天下人都认为错的事。清.顾炎武《日知录.卷一七.正始》:「如山涛者,既为邪说之魁,遂使嵇绍之贤,且犯天下之不韪,而不顾夫邪正之说不容两立。」也作「冒天下之大不韪」。

以上参考资料就是本词典详细汇总的成语犯天下之不韪的含义,如有错漏请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