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惊失色

dà jīng shī sè
成语解释: 色:神色。大为吃惊;脸色失常。形容极度惊恐。
成语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忽见曹操带剑入宫,面有怒色,帝大惊失色。”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 连动式;作谓语、补语;表示下意识的表情
成语结构: 连动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 色,不能读作“shǎi”。
成语辨析: ~和“心惊胆战”;都形容惊慌害怕到了极点。但~侧重于因害怕而引起的脸色改变;是受了惊吓后在外貌上所显示出来的特征;“心惊胆战”是从发抖的形体动作上表现内心害怕到极点。
近义词: 胆战心惊 »、心惊肉跳 »、面如土色 »
反义词: 不动声色 »、若无其事 »、从容不迫 »
成语例子: 金方伯听见不是王慕维,又自称举人,不觉大惊失色。(清 张春帆《宦海》第二回)

词语分开解释

失色 : ①失去原来的光彩:黯然失色|这景色真是美得使我以前所见的都要失色。 ②因惊恐而改变脸色:大惊失色。

大惊失色是什么意思

形容非常惊恐,吓得变了脸色

忽见曹操带剑入宫,面有怒容,帝大惊失色。——《三国演义》

国语辞典

形容十分惊吓,以致变了脸色。《三国演义.第二四回》:「忽见曹操带剑入宫,面有怒容,帝大惊失色。」《官场现形记.第二○回》:「今听他如此一番言语,不觉大惊失色。 」

以上参考资料就是本词典详细汇总的成语大惊失色的含义,如有错漏请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