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棱两可

mō léng liǎng kě
成语解释: 握持棱角,两端皆可。比喻遇事不决断可否,不分是非
成语出处: 《旧唐书·苏味道传》:“处事不欲决断明白,若有错误,必贻咎谴,但摸棱以持两端可矣。”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贬义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态度不明确
成语结构: 紧缩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近义词: 模棱两可 »
反义词: 旗帜鲜明 »
成语例子: 我对这个问题一直是摸棱两可

词语分开解释

摸棱 : 1.见"摸棱"。
两可 : ①可以这样,也可以那样;两者都可以:模棱~ㄧ这种会议参加不参加~。 ②可能这样,也可能那样;两者都可能:行不行还在~哪!

摸棱两可是什么意思

握持棱角,两端皆可。比喻遇事不决断可否,不分是非。亦作“模棱两可”

国语辞典

比喻言语、意见或态度含糊不清。参见「摸棱两可」条。

以上参考资料就是本词典详细汇总的成语摸棱两可的含义,如有错漏请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