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长水阔

shān cháng shuǐ kuò
成语解释:
见“山长水远”。
成语出处:
宋·晏殊《蝶恋花》词:“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常用程度:
一般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比喻道路遥远艰险
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近义词:
山长水远 »、山遥水远 »

词语分开解释

山长 : 1.唐﹑五代时对山居讲学者的敬称。如唐代刺史孙丘于阆州古台山置学舍,延尹恭初为山长;五代蒋维东隐居衡岳,受业者称蒋为山长。事见宋马永易《实宾录》卷十一。宋元时为官立书院置山长,讲学兼领院务;明清时改由地方聘请。清末改书院为学堂,山长之制乃废。 2.隐者之称。

山长水阔是什么意思

shān cháng shuǐ kuò

见“[[山长水远]]”。

以上参考资料就是本汉语词典详细汇总的成语山长水阔的解释含义,如有错漏请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

强烈推荐

名师教学: 语文 英语 其它

教育部资源中心制作的优秀精品课程

新版教材: 语文 英语 其它

囊括统编版、人教版、沪教版等众多权威教材

系列APP为「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