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憎主人

dào zēng zhǔ rén
成语解释:
主人:物主。盗贼憎恨被他所盗窃的物主。比喻邪恶的人憎恨正直的人。
成语出处:
左丘明《左传 成公十五年》:“盗憎主人,民恶其上,子好直言,必及于难。”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比喻奸恶者憎恨正直者
成语结构:
主谓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近义词:
盗怨主人 »
成语例子:
元·辛文房《唐才子传·卢仝》:“仝复虑盗憎主人,愿罢之。”

词语分开解释

盗憎 : 1.见"盗憎主人"。
主人 : 1.接待宾客的人。与"客人"相对。 2.特指留宿客人的房东。 3.财物或权力的支配者。 4.仆婢及受雇佣者的家主。 5.用为学徒(或工人)对其产业主之称。 6.古代指战争中在自己土地上防守的一方。 7.主要人物;主体。 8.指君主。 9.谓执掌教化国人之事。

盗憎主人是什么意思

dào zēng zhǔ rén
比喻奸恶的人怨恨正直的人。语出《左传.成公十五年》:"伯宗每朝,其妻必戒之曰:'盗憎主人,民恶其上,子好直言,必及于难。'" 国语辞典

盗贼憎恨物主对己设立防御,以致不能获得财物。后即以此比喻奸邪者怨恨正直的人。《左传.成公十五年》:「初伯宗每朝,其妻必戒之曰:『盗憎主人,民恶其上,子好直言,必及于难。』」《后汉书.卷二四.马援传》:「而嚣自挟奸心,盗憎主人,怨毒之情,遂归于臣。」也作「盗怨主人」。

盗憎主人的网络解释

盗憎主人,汉语成语。释义指盗贼憎恶主人的防范,使他不得恣意偷窃。比喻邪恶小人总是忌恨正道直行的君子,使他不得恣意作恶。出处:《左传·成公十五年》。

以上参考资料就是本汉语词典详细汇总的成语盗憎主人的解释含义,如有错漏请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

强烈推荐

名师教学: 语文 英语 其它

教育部资源中心制作的优秀精品课程

新版教材: 语文 英语 其它

囊括统编版、人教版、沪教版等众多权威教材

系列APP为「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