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身不遂

bàn shēn bù suí
成语解释:
遂:顺;如意;指能活动。半边身体不能活动自如。
成语出处:
汉 张仲景《金匮要略方论 中风历节》:“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臂不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侠然。”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人患病,半身瘫痪
成语结构:
主谓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
遂,不能读作“suì”。
成语辨形:
遂,不能写作“逐”。
近义词:
半身不摄
反义词:
身强体壮、八面玲珑 »、生龙活虎 »
成语例子:
(1)他因脑溢血半身不遂,只能坐轮椅了。(2)我爷爷因病半身不遂了,只能让人照顾,不能自理。

词语分开解释

半身 : 1.全身的一半。
不遂 : 1.不能生长。 2.不顺利。 3.不成功。

半身不遂是什么意思

bàn shēn bù suí

亦作“半身不随”,又名“偏枯”。身体一侧麻痹,通常为中风后遗症,亦有先觉手足麻木,逐渐形成者。中医指偏瘫

国语辞典

身体一侧麻痺瘫痪失去自主的能力,多属中风或脊椎受损的后遗症。近疯瘫病也称为「偏废不仁」、「偏风」、「偏瘫」、「偏枯」。

法语 hémiplégie

以上参考资料就是本汉语词典详细汇总的成语半身不遂的解释含义,如有错漏请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

强烈推荐

名师教学: 语文 英语 其它

教育部资源中心制作的优秀精品课程

新版教材: 语文 英语 其它

囊括统编版、人教版、沪教版等众多权威教材

系列APP为「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