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塞顿开

máo sè dùn kāi
成语解释:
茅:茅草;塞:堵塞。茅草塞路;突然开通了。形容原来心里好像被茅草堵塞着;现在一下开窍了。比喻立刻理解明白。
成语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下》:“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闲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
主谓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
塞,不能读作“sài”。
成语辨形:
茅,不能写作“矛”。
成语辨析:
~与“恍然大悟”有别;~一般用于经别人点拨而猛然理解;“恍然大悟”则可用于经过自己学习思索而突然明白。
近义词:
恍然大悟 »
反义词:
冥顽不灵 »
成语例子:
听君一席话,令我茅塞顿开。
成语谜语:
恍然大悟

茅塞顿开是什么意思

máo sè dùn kāi

比喻人心有所蔽塞,经人指引而豁然醒悟

国语辞典

比喻马上开悟,忽然明白。《西游记.第六四回》:「我身无力,我腹无才,得三公之教,茅塞顿开。」《金瓶梅.第六二回》:「当时被伯爵一席话,说的西门庆心地透澈,茅塞顿开。」

茅塞顿开的网络解释

茅塞顿开是一个汉语成语,原意为心里好像有茅草堵塞着,现在忽然被打开了。现在形容闭塞的思路,由于得到了某种事物的启发,忽然想通了。

以上参考资料就是本汉语词典详细汇总的成语茅塞顿开的解释含义,如有错漏请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

强烈推荐

名师教学: 语文 英语 其它

教育部资源中心制作的优秀精品课程

新版教材: 语文 英语 其它

囊括统编版、人教版、沪教版等众多权威教材

系列APP为「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