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做,二不休

yī bū zuò,èr bù xiū
成语解释:
原意是要么不做,做了就索兴做到底。指事情既然做了开头,就索兴做到底。
成语出处:
唐 赵元一《奉天录》第四卷:“光晟临死而言曰:‘传语后人,第一莫作,第二莫休。’”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
复句式;作主语、分句;形容下最后的决心
成语结构:
复句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
做,不能读作“zhuò”。
成语辨形:
做,不能写作“作”。
近义词:
破釜沉舟 »
反义词:
犹豫不决 »
成语例子:
到这地步,一不做,二不休,我是打算拼一拼了。(茅盾《子夜》七)
成语谜语:
闲游;磨洋工;唱工不出力

一不做,二不休是什么意思

yī bū zuò,èr bù xiū

事情已经开始了,就索性干到底

国语辞典

既然已经做了,就索性做到底。本作「第一莫作,第二莫休」。语出唐.赵元一《奉天录.卷四》。唐代张光晟随朱泚叛乱,败后,光晟杀朱泚,向前来征讨之李晟投降,仍难逃死罪。受刑前云:「传语后人,第一莫作,第二莫休。」意思是要就不要叛变,既已叛变,索性干到底。《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四》:「谁知恶人手辣心硬,一不做,二不休,叫得先打后商量,……也必了人性命,然后动手的。」《野叟曝言.第一○○回》:「这事情弄大了!一不做,二不休,如今须得韦大哥为主,打开仓库,招兵买马,放出狱囚。」

以上参考资料就是本汉语词典详细汇总的成语一不做,二不休的解释含义,如有错漏请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

强烈推荐

名师教学: 语文 英语 其它

教育部资源中心制作的优秀精品课程

新版教材: 语文 英语 其它

囊括统编版、人教版、沪教版等众多权威教材

系列APP为「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