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羊九牧

shí yáng jiǔ mù
成语解释:
十头羊倒用九个人放牧。比喻官多民少,赋税剥削很重。也比喻使令不一,无所适从。
成语出处:
《隋书 杨尚希传》:“所谓民少官多,十羊九牧。”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
复句式;作定语、补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
紧缩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近义词:
僧多粥少 »、人浮于事 »
成语例子:
清·钱谦益《特进光禄大夫……孙公行状》:“但不得人自为制,有十羊九牧之患。”

词语分开解释

九牧 : 1.九州之长。 2.指地方长官。 3.即九州。

十羊九牧是什么意思

shí yáng jiǔ mù

九个人放牧十只羊。比喻官员太多,政令不一,使别人不知所从(见于《隋书·杨尚希传》:“所谓民少官多,十羊九牧”;又 唐· 刘知几《史通·忤时》:“十羊九牧,其令难行”)

国语辞典

十只羊,有九个牧人。比喻民少官多。《隋书.卷四六.杨尚希传》:「窃见当今郡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所谓民少官多,十羊九牧。」《明史.卷一六四.刘炜传》:「其地已有尚书薛希琏,少卿张固镇抚,又有侍郎邹干,都御史王竑振济,而复益之以翼,所谓十羊九牧。」亦可喻政令不一,无所适从。《新唐书.卷一三二.刘子玄传》:「今史官注记,类禀监修,或须直辞,或当隐恶,十羊九牧,其令难行。」唐.刘知几《史通.卷二○.忤时》:「扬令公则云必须直词,宗尚书则云宜多隐恶,十羊九牧,其令难行。」

以上参考资料就是本汉语词典详细汇总的成语十羊九牧的解释含义,如有错漏请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

强烈推荐

名师教学: 语文 英语 其它

教育部资源中心制作的优秀精品课程

新版教材: 语文 英语 其它

囊括统编版、人教版、沪教版等众多权威教材

系列APP为「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