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言不讳

zhèng yán bù huì
成语解释:
说话爽直,毫无忌讳。
成语出处:
战国 楚 屈原《卜居》:“宁正言不讳以危身乎?”
常用程度:
一般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定语、状语;指直说
成语结构:
偏正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近义词:
直言不讳 »、直言无隐 »、自认不讳
成语例子:
〖示例〗微言高论,既已鄙陋汉、唐,而其反复论难,正言不讳,如先生之文者,世莫之贵矣。 ★唐 苏试《〈凫绎先生文集〉叙》

词语分开解释

正言 : 1.正面的话;合于正道的话。 2.直言;说实话。 3.指话语严正。 4.确定地说;确切地说。 5.指正确地说话。 6.端正言论。 7.官名。唐有左右拾遗,宋初改为左右正言,掌规谏,分隶门下﹑中书二省。
不讳 : 1.不隐讳。 2.不避尊长的名字。 3.死亡的婉辞。
以上参考资料就是本汉语词典详细汇总的成语正言不讳的解释含义,如有错漏请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

强烈推荐

名师教学: 语文 英语 其它

教育部资源中心制作的优秀精品课程

新版教材: 语文 英语 其它

囊括统编版、人教版、沪教版等众多权威教材

系列APP为「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