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隅三反

yī yú sān fǎn
成语解释:
从一件事物的情况、道理类推而知道许多事物的情况、道理。
成语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指善于类推
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近义词:
举一反三
成语例子:
清·沈起凤《谐铎·垂帘论曲》:“感叹悲戚则用南吕,一隅三反,诸可类推。”

词语分开解释

一隅 : ①本指四方形的一角。引申指一个角落或狭小地区:各在天一�┯纾�偏安于一隅。 ②事物的一个方面。引申指片面,不全面:一隅三反|一隅之见。
三反 : 1.三个来回。 2.三种自相矛盾的行为。 3.三度反叛。 4.指一九五一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展的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运动。

一隅三反是什么意思

yī yú sān fǎn

《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与“举一反三”意同,谓善于类推,能由此及彼。

国语辞典

语本《论语.述而》:「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指能依循事理举一反三。明.黄梨州〈陈干初先生墓志铭〉:「干初括磨阳习,一隅三反。」

以上参考资料就是本汉语词典详细汇总的成语一隅三反的解释含义,如有错漏请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

强烈推荐

名师教学: 语文 英语 其它

教育部资源中心制作的优秀精品课程

新版教材: 语文 英语 其它

囊括统编版、人教版、沪教版等众多权威教材

系列APP为「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