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正典刑

míng zhèng diǎn xíng
成语解释:
明:表明;正:治罪;典刑:法律。依照法律处以极刑。旧时多用于处决犯人的公文或布告中。
成语出处:
宋 吕颐浩《辞免赴召乞纳节致仕札子》:“如是托疾,自当明正典刑;如委实抱病,伏望天慈,放臣闲退。”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指依照法律公开处以极刑
成语结构:
动宾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例子:
郭沫若《不要怕死》:“已经明正典刑的汉奸们的供状,我觉得应该详细地记录出来。”

词语分开解释

明正 : 1.辨明。 2.公开惩处。正,治罪。 3.见"明证"。
典刑 : 1.常刑。 2.见"典型"。 3.掌管刑法。 4.正法。 5.指受刑法。

明正典刑是什么意思

míng zhèng diǎn xíng

依照法典,公开处罚

国语辞典

正,治罪。明正典刑指依照法律公开处决。宋.王楙《野客丛书.卷一○.宣帝待霍氏》:「使显等稍自悛改,则霍氏富贵,将来未艾。奈何悖逆之节,愈益驯嘄,而不容掩匿,苟不明正典刑,天下其谓帝何?其势不得不诛耳。」明.陆采《明珠记.第三四出》:「故户部尚书租庸使刘震,忘累朝之厚恩,受逆贼之伪命,除将明正典刑外,妻子俱合随坐。」

以上参考资料就是本汉语词典详细汇总的成语明正典刑的解释含义,如有错漏请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

强烈推荐

名师教学: 语文 英语 其它

教育部资源中心制作的优秀精品课程

新版教材: 语文 英语 其它

囊括统编版、人教版、沪教版等众多权威教材

系列APP为「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