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梁小丑

tiào liáng xiǎo chǒu
成语解释:
跳梁:即“跳踉”;跳来跳去;形容捣乱的样子;小丑:卑鄙的小人。比喻猖狂捣乱而成不了大气候的坏人。
成语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逍遥游》:“子独不见狸牲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避高下。”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贬义成语
成语用法:
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
偏正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
丑,不能读作“cǒu”。
成语辨形:
梁,不能写作“粱”。
近义词:
害群之马 »、势利小人
反义词:
正人君子 »、志士仁人 »
成语例子:
这些跳梁小丑,真正是何足道哉!(陈白尘、贾霁《宋景诗》第三章)
成语谜语:
翻山越岭觅牛仔

跳梁小丑是什么意思

tiào liáng xiǎo chǒu

比喻上窜下跳、猖狂捣乱而又微不足道的人

国语辞典

惯于兴风作浪,但却成不了大气候的卑鄙小人。如:「这些跳梁小丑,喜欢搬弄是非,别听他们的。」

以上参考资料就是本汉语词典详细汇总的成语跳梁小丑的解释含义,如有错漏请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

强烈推荐

名师教学: 语文 英语 其它

教育部资源中心制作的优秀精品课程

新版教材: 语文 英语 其它

囊括统编版、人教版、沪教版等众多权威教材

系列APP为「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