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诸东流

fù zhū dōng liú
成语解释:
付:交给;诸:之于;东流:向东流的江河。投入滚滚东流的江河中;一去再不回来。比喻希望落空;前功尽弃。
成语出处:
清 梁启超《再驳某报之土地国有论》:“而前此勤劳贮蓄所得之结果,遂付诸东流。”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比喻希望落空,前功尽弃
成语结构:
偏正式成语
产生年代:
近代成语
成语正音:
诸,不能读作“zhě”。
成语辨形:
诸,不能写作“诛”。
近义词:
付之东流 »
反义词:
继日成功
成语例子:
惜丙寅清水潭决,稿本付诸东流,故录其梗概于此。(清 黄钧宰《金壶七墨 鸳鸯印传奇始末》)
成语谜语:
残花败叶落江去

付诸东流是什么意思

fù zhū dōng liú

物件投付于东流之水,一去不返。喻功败垂成、希望成灰

国语辞典

比喻希望落空或前功尽弃。如:「多年的友情,就这样付诸东流。」也作「付之东流」。

以上参考资料就是本汉语词典详细汇总的成语付诸东流的解释含义,如有错漏请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

强烈推荐

名师教学: 语文 英语 其它

教育部资源中心制作的优秀精品课程

新版教材: 语文 英语 其它

囊括统编版、人教版、沪教版等众多权威教材

系列APP为「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