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殍遍野

è piǎo biàn yě
成语解释:
殍:人饿死后的尸体。饿死的人到处都是。形容老百姓因灾祸饥馑大批饿死的悲惨景象。
成语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贬义成语
成语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分句;含贬义
成语结构:
主谓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
殍,不能读作“fú”;遍,不能读作“piàn”。
成语辨形:
殍,不能写作“浮”。
近义词:
尸横遍野 »、十室九空 »
反义词:
人寿年丰 »、民康物阜 »
成语例子:
是岁大荒百姓皆食枣菜,饿殍遍野。★明·罗贯中《三国演义》

词语分开解释

饿殍 : 〈书〉饿死的人。
遍野 : 遍布原野,形容很多:~碧绿的庄稼。

饿殍遍野是什么意思

è piǎo biàn yě

 亦作“[[饿莩遍野]]”。饿死的人到处都是。形容老百姓因灾祸饥馑大批饿死的悲惨景象。

参见:[[饿殍]]

饿殍遍野的网络解释

饿殍遍野是一个成语,意思是饿死的人到处都是。形容人们死于饥寒的惨状。出自《增广贤文》。

以上参考资料就是本汉语词典详细汇总的成语饿殍遍野的解释含义,如有错漏请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

强烈推荐

名师教学: 语文 英语 其它

教育部资源中心制作的优秀精品课程

新版教材: 语文 英语 其它

囊括统编版、人教版、沪教版等众多权威教材

系列APP为「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