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才

bǎi lǐ cái
成语解释:
百里:方圆百里之地;才:才能。指能治理方圆百里地区的人才
成语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庞统传》:“庞士元非百里才也,使处治中,别驾之任。”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宾语;称才能平常的人
成语结构:
偏正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近义词:
百里之才 »
成语例子: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7回:“庞士元非百里才。”

词语分开解释

百里 : 1.一百里。谓距离甚远。 2.古时诸侯封地范围。《孟子.万章下》:"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后用以称诸侯国。参见"百里之命"。 3.亦谓地小。 4.古时一县所辖之地。因以为县的代称。 5.借指县令。 6.宝剑名。 7.复姓。春秋秦有百里奚。见《孟子.万章上》。
: 才 (③④纔) cái 能力:才能。口才。这人很有才干。 指某类人(含贬义):奴才。蠢才。 方,始:�  详细>>

百里才是什么意思

bǎi lǐ cái
治理一县的人才。古时一县辖地约百里﹐因以百里为县的代称。

百里才的网络解释

拼音:bǎi lǐ cái

解释:能治理一县的人才。泛指具有小才能的人。

以上参考资料就是本汉语词典详细汇总的成语百里才的解释含义,如有错漏请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

强烈推荐

名师教学: 语文 英语 其它

教育部资源中心制作的优秀精品课程

新版教材: 语文 英语 其它

囊括统编版、人教版、沪教版等众多权威教材

系列APP为「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