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鸣而起

jī míng ér qǐ
成语解释:
鸡叫时就起床。形容勤奋不怠。
成语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分句;形容勤奋不怠
成语结构:
偏正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近义词:
闻鸡起舞 »
成语例子:
鸡鸣而起,孜孜焉,亦不为利。(唐 韩愈《上宰相书》)

词语分开解释

鸡鸣 : 1.鸡叫。常指天明之前。 2.《世说新语.赏誉》"刘琨称祖车骑为朗诣"刘孝标注引晋孙盛《晋阳秋》﹕"逖(祖逖)与司空刘琨俱以雄豪著名。年二十四﹐与琨同辟司州主簿﹐情好绸缪﹐共被而寝。中夜闻鸡鸣﹐俱起﹐曰﹕'此非恶声也。'每语世事﹐则中宵起坐﹐相谓曰﹕'若四海鼎沸﹐豪杰共起﹐吾与足下相避中原耳。'"事又见《晋书.祖逖传》。后以"鸡鸣"为身逢乱世当及时奋起之典。
以上参考资料就是本汉语词典详细汇总的成语鸡鸣而起的解释含义,如有错漏请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

强烈推荐

名师教学: 语文 英语 其它

教育部资源中心制作的优秀精品课程

新版教材: 语文 英语 其它

囊括统编版、人教版、沪教版等众多权威教材

系列APP为「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