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jiān tīng zé míng,piān xìn zé àn
成语解释:
指要同时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才能正确认识事物;只相信单方面的话,必然会犯片面性的错误。
成语出处:
汉 王符《潜夫论 明暗》:“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
复句式;作主语、谓语、宾语;用于领导者
成语结构:
复句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
兼,不能读作“qiān”。
近义词: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成语例子:
唐朝人魏徵说过:“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毛泽东《矛盾论》)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是什么意思

jiān tīng zé míng,piān xìn zé àn

为政主事广听众人的话则贤明,偏听少数几个人的话则暗昧

国语辞典

(谚语)​多方听取意见才能辨明是非得失,若只听一方的意见,则容易愚昧不明。汉.王符《潜夫论.明暗》:「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资治通鉴.卷一九二.唐纪八.太宗贞观二年》:「上问魏征曰:『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对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网络解释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中国成语。意谓听取多方面的意见,才能明辨是非;听信单方面的话,就分不清是非。语本《管子·君臣上》:“夫民别而听之则愚,合而听之则圣。”《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二年》:“上(唐太宗)问 魏徵 曰:‘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对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以上参考资料就是本汉语词典详细汇总的成语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解释含义,如有错漏请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

强烈推荐

名师教学: 语文 英语 其它

教育部资源中心制作的优秀精品课程

新版教材: 语文 英语 其它

囊括统编版、人教版、沪教版等众多权威教材

系列APP为「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