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面称臣

běi miàn chēng chén
成语解释:
古代君主面南而北,臣子拜见君主则面北,指臣服于人。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郦生陆贾列传》:“君王宜郊迎,北面称臣。”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指投降
成语结构:
偏正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近义词:
俯首称臣
成语例子:
清·黄世仲《洪秀全演义》第一回:“大丈夫昂昂七尺,怎忍赧颜北面称臣?”

词语分开解释

北面 : ①古代君见臣,面南而坐,故以“北面”指向人称臣:北面委质,无有二心。 ②古代尊长见卑幼,都是面南而坐,故也以“北面”指拜人为师:身执经,北面备弟子礼。
称臣 : 1.犹臣服。 2.谓出任官职。
以上参考资料就是本汉语词典详细汇总的成语北面称臣的解释含义,如有错漏请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

强烈推荐

名师教学: 语文 英语 其它

教育部资源中心制作的优秀精品课程

新版教材: 语文 英语 其它

囊括统编版、人教版、沪教版等众多权威教材

系列APP为「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