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颤心惊

dǎn chàn xīn jīng
成语解释:
颤:发抖。形容害怕到了极点
成语出处:
元 施惠《幽闺记 士女随迁》:“生长升平,谁曾惯遭离乱,苦怎言。胆颤心惊,如何可免。”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贬义成语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胆怯
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
颤,不能读作“zhàn”。
成语辨形:
惊,不能写作“警”。
成语辨析:
~和“提心吊胆”;都有非常害怕的意思。不同在于:①~表示“十分害怕;惊慌”;“提心吊胆”有时偏重在“害怕”;有时偏重在“惊慌”;当强调“既害怕;又惊慌”的意思时;宜用~;②~和“提心吊胆”表示害怕的程度有所不同;仅指“非常害怕”时;它们可以通用;但“~”的语气比“提心吊胆”重。
近义词:
胆战心惊 »、心惊肉跳 »、魂不附体 »、面无人色 »
反义词:
神色不惊 »、镇定自若 »、满不在乎 »
成语例子:
所以,每有风声,无不‘谈虎色变’,胆颤心惊。★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第二卷第八章

胆颤心惊是什么意思

dǎn chàn xīn jīng
同"胆战心惊"。 国语辞典

形容十分害怕。《通俗常言疏证.心意.胆颤心惊》引《拜月亭记剧》:「胆颤心惊,如何可免。」也作「胆战心惊」。

以上参考资料就是本汉语词典详细汇总的成语胆颤心惊的解释含义,如有错漏请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

强烈推荐

名师教学: 语文 英语 其它

教育部资源中心制作的优秀精品课程

新版教材: 语文 英语 其它

囊括统编版、人教版、沪教版等众多权威教材

系列APP为「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