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虎降龙

fú hǔ xiáng lóng
成语解释:
伏:屈服;降:用用威力使屈服。用威力使猛虎和恶龙屈服。形容力量强大,能战胜一切敌人和困难。
成语出处:
元·马致远《任风子》第二折:“学师父伏虎降龙,跨鸾乘凤。”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褒义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人本事大
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近义词:
降龙伏虎 »
成语例子:
清·吴璿《飞龙全传》第二回:“凭你什么三头六臂,伏虎降龙的手段,若遇了俺时,须叫他走了进来,爬了出去。”

词语分开解释

伏虎 : ①制服猛虎,比喻战胜恶势力。 ②伏着的老虎。 ③也称“滚轮”。一种体育器械。由两个直径214厘米的圆轮构成。两轮间距65厘米,由六根横杠连接,并有踏板和把手环。可单人或双人做向前和侧向滚动练习。
降龙 : 1.古代服饰及旗帜上所绣绘的下降之龙的图案。
以上参考资料就是本汉语词典详细汇总的成语伏虎降龙的解释含义,如有错漏请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

强烈推荐

名师教学: 语文 英语 其它

教育部资源中心制作的优秀精品课程

新版教材: 语文 英语 其它

囊括统编版、人教版、沪教版等众多权威教材

系列APP为「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