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肉行尸

zǒu ròu xíng shī
成语解释:
行尸:会走动的尸体。比喻不动脑筋,不起作用,糊里糊涂过日子的人
成语出处:
清·华伟生《开国奇冤·谋擢》:“尽热衷瞒神吓鬼,扮花面走肉行尸。”
常用程度:
一般成语
感情色彩:
贬义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没有思想的人
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
近代成语
近义词:
行尸走骨 »、行尸走肉 »、走骨行尸 »
成语例子:
郭沫若《论节奏》:“在寻常人看来,甚么东西都是死的,连活着的东西都是死的,因为他自己只是一个走肉行尸。”

词语分开解释

行尸 : 1.亦作"行尸"。 2.指徒具形骸,虽生犹死的人。 3.病名。

走肉行尸是什么意思

zǒu ròu xíng shī
比喻徒具形骸,没有灵魂的人。 国语辞典

比喻一个人无所事事,浑噩度日。也作「行尸走肉」。

走肉行尸的网络解释

走肉行尸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会走动的尸体,出自《拾遗记》。

以上参考资料就是本汉语词典详细汇总的成语走肉行尸的解释含义,如有错漏请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

强烈推荐

名师教学: 语文 英语 其它

教育部资源中心制作的优秀精品课程

新版教材: 语文 英语 其它

囊括统编版、人教版、沪教版等众多权威教材

系列APP为「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