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张挞伐

dà zhāng tà fá
成语解释:
大规模地进行武力讨伐(张:施行;挞伐:征讨)。
成语出处:
清 吴趼人《痛史》第19回:“如果陛下必要大张挞伐,以示天威,则当多派士兵,以期必胜。”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
动宾式;作谓语;多用于书面语
成语结构:
偏正式成语
产生年代:
近代成语
成语正音:
挞,不能读作“dá”。
近义词:
口诛笔伐 »、大力声讨、大动干戈 »
反义词:
和平共处 »
成语例子:
我国若不大张挞伐,一奋神威,靠着各国的空文劝阻,他那里肯甘心就范呢!(清 曾朴《孽海花》第十四回)

词语分开解释

挞伐 : 1.《诗.商颂.殷武》:"挞彼殷武﹐奋伐荆楚。"毛传:"挞﹐疾意也。"原意为迅速攻伐﹐后挞伐连用﹐为征讨﹑讨伐之意。 2.泛指声讨。

大张挞伐是什么意思

dà zhāng tà fá

大规划地攻击讨伐,也指对人进行攻击、声讨

国语辞典

张,施展、运用。挞伐,征讨、征伐。大张挞伐指以武力大举讨伐。亦指对人身进行攻击、声讨。清.林则徐〈奏穿鼻尖沙嘴叠次轰击夷船情形折〉:「是该夷自外生成,有心寻衅,既已大张挞伐,何难再示兵威?」

大张挞伐的网络解释

大张挞伐是一个词语。全句意思是比喻大规模地攻击或声讨。

以上参考资料就是本汉语词典详细汇总的成语大张挞伐的解释含义,如有错漏请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

强烈推荐

名师教学: 语文 英语 其它

教育部资源中心制作的优秀精品课程

新版教材: 语文 英语 其它

囊括统编版、人教版、沪教版等众多权威教材

系列APP为「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