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生牛犊不怕虎

chū shēngniú dú bù pà hǔ
成语解释:
牛犊:小牛;刚生下来的小牛不怕老虎。比喻年轻人勇敢胆大;无所畏惧;敢作敢为。也作“初生牛犊不惧虎”、“初生牛犊不畏虎”。
成语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4回:“俗云:‘初生牛犊不惧虎。’”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
复句式;作定语、补语、分句;一般形容年轻人
成语结构:
复句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
不;必须读作“bú”。
成语辨形:
犊,不能写作“卖”。
近义词:
无所畏惧 »、敢作敢为 »
反义词:
胆小怕事 »
成语例子:
这些小伙子无论什么事说干就干,真可谓初生牛犊不怕虎。

初生牛犊不怕虎是什么意思

chū shēngniú dú bù pà hǔ
比喻年轻人敢想敢说,敢做敢闯,毫不畏惧:这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真令老一辈钦羡。

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网络解释

初生牛犊不怕虎,敢作为。

出自《庄子·知北游》:“德将为汝美,道将为汝居,汝瞳焉如新出之犊,而无求其故。”

以上参考资料就是本汉语词典详细汇总的成语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解释含义,如有错漏请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

强烈推荐

名师教学: 语文 英语 其它

教育部资源中心制作的优秀精品课程

新版教材: 语文 英语 其它

囊括统编版、人教版、沪教版等众多权威教材

系列APP为「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