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内攘外

ān nèi rǎng wài
成语解释:
原就药的疗效而言。后多指安定内部,排除外患。
成语出处:
汉 张仲景《伤寒论 太阳病上》:“甘草甘平,有安内攘外之能。”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比喻从事物内部入手解决问题
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近义词:
抽薪止沸 »
成语例子:
安内攘外之大经,富国强兵之远略。(孙中山《上李鸿章书》)

词语分开解释

安内 : 1.安定内部。
攘外 : 1.排除外患。

安内攘外是什么意思

ān nèi rǎng wài
汉张仲景《伤寒论.太阳病上》:"甘草甘平,有安内攘外之能。"原就药的疗效而言。后多指安定内部,排除外患。 国语辞典

安定内部的叛乱,抵御外敌的侵凌。如:「当国家危急存亡之秋,理应安内攘外双管齐下。」

安内攘外的网络解释

安内攘外,是中国近代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主张,因与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相左而直接导致了西安事件的爆发。

攘:排除。原就药的疗效而言。后多指安定内部,排除外患。

以上参考资料就是本汉语词典详细汇总的成语安内攘外的解释含义,如有错漏请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

强烈推荐

名师教学: 语文 英语 其它

教育部资源中心制作的优秀精品课程

新版教材: 语文 英语 其它

囊括统编版、人教版、沪教版等众多权威教材

系列APP为「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