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口结舌

dù kǒu jié shé
成语解释:
犹言杜口吞声。
成语出处:
汉·焦赣《易林·比之咸》:“杜口结舌,心中拂郁,去灾患生,莫所告冤。”
常用程度:
一般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指无言以对
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近义词:
张口结舌 »、杜口绝舌
成语例子:
而人主若不能虚心听纳,自古忠臣直士之所慷慨,至使杜口结舌。★《晋书·傅玄传》

词语分开解释

杜口 : 1.闭口。谓不言。
结舌 : 1.不敢讲话。 2.犹结巴。

杜口结舌是什么意思

dù kǒu jié shé

闭着嘴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词穷,无言以对。亦形容十分害怕

杜口结舌,心中怫郁。——汉· 焦延寿《易林》

国语辞典

闭口,不敢言语。形容非常害怕而不敢说话。《后汉书.卷六○下.蔡邕传》:「今皆杜口结舌,以臣为戒,谁敢为陛下尽忠孝乎?」《晋书.卷四七.傅玄传》:「而人主若不能虚心听纳,自古忠臣直士之所慷慨,至使杜口结舌。」也作「杜口绝舌」。

以上参考资料就是本汉语词典详细汇总的成语杜口结舌的解释含义,如有错漏请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

强烈推荐

名师教学: 语文 英语 其它

教育部资源中心制作的优秀精品课程

新版教材: 语文 英语 其它

囊括统编版、人教版、沪教版等众多权威教材

系列APP为「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