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残守缺

bào cán shǒu quē
成语解释:
残:残缺;不完整。缺:残破。指舍不得扔下破旧东西。也作“保残守缺”。
成语出处:
东汉 刘歆《移书让太常博士》:“犹欲抱残守缺,挟恐见破之私意,而亡(无)从善服义之公心。”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贬义成语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形容人守旧,不肯接受新事物
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
抱,不能读作“bāo”。
成语辨形:
抱,不能写作“报”。
成语辨析:
~和“故步自封”、“墨守成规”;都有“因循守旧”的意思。但~偏重在不肯革新;不肯接受新事物;“故步自封”偏重在不肯上进;不求进取;“墨守成规”偏重在按老规矩办事。
近义词:
因循守旧 »、墨守成规 »、故步自封 »
反义词:
推陈出新 »、自我作故 »、标新立异 »
成语例子:
这些似乎都是抱残守缺,汇集众说而成。(朱自清《经典常谈 周易第二》)
成语谜语:
文物管理员

抱残守缺是什么意思

bào cán shǒu quē

守着残缺的东西不放。形容思想守旧,不知变革

国语辞典

固守旧有事物或思想,而不知改进变通。清.江藩《汉学师承记.卷八.顾炎武》:「岂若抱残守缺之俗儒,寻章摘句之世士也哉?」也作「保残守缺」、「补残守缺」。近墨守成规,墨守残缺,陈陈相因,因循守旧反标新立异,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改弦更张,日新又新,勇猛精进

抱残守缺的网络解释

抱残守缺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抱着残缺陈旧的东西不放,形容思想保守,不求改进。也指保存价值较低或与当前社会脱节的习俗。

以上参考资料就是本汉语词典详细汇总的成语抱残守缺的解释含义,如有错漏请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

强烈推荐

名师教学: 语文 英语 其它

教育部资源中心制作的优秀精品课程

新版教材: 语文 英语 其它

囊括统编版、人教版、沪教版等众多权威教材

系列APP为「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