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胞物与

mín bāo wù yǔ
成语解释:
民为同胞,物为同类。泛指爱人和一切物类。
成语出处:
宋 张载《西铭》:“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宾语;指泛爱的一切人和物
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例子:
那里有一个是认真存了“仁人测隐”之心,行他那“民胞物与”的志向,不过都是在那里邀福。(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五回
成语谜语:
博爱

民胞物与是什么意思

mín bāo wù yǔ

宋·张载《西铭》:“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意谓世人,皆为我的同胞;万物,俱是我的同辈。后因以谓泛爱一切人和物。

国语辞典

视人民如同胞,视动物如同类。语本宋.张载〈西铭〉:「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比喻博爱。《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五回》:「大凡世上肯拿出钱来做善事的,那里有一个是认真存了『仁人恻隐』之心,行他那『民胞物与』的志向?不过都是在那里邀福。」

以上参考资料就是本汉语词典详细汇总的成语民胞物与的解释含义,如有错漏请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

强烈推荐

名师教学: 语文 英语 其它

教育部资源中心制作的优秀精品课程

新版教材: 语文 英语 其它

囊括统编版、人教版、沪教版等众多权威教材

系列APP为「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