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合一匡

jiǔ hé yī kuāng
成语解释:
合:聚集。匡:救助,帮助,拯救。“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省略语。原指春秋时代齐桓公多次会合各国诸侯,称霸华夏,使混乱不安的政局得以安定。后用以形容有卓越非凡的治国才能。
成语出处:
战国·赵·荀况《荀子·王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五恒伯长。”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结构:
紧缩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例子:
西汉·司马迁《史记·主父偃列传》:“昔者管仲相齐桓,霸诸侯,有九合一匡之功。”

词语分开解释

九合 : 1.多次会盟。《论语.宪问》:"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邢昺疏:"言九合者,《史记》云:兵车之会三,乘车之会六。《谷梁传》云:衣裳之会十有一。"一说谓纠合。朱熹集注:"九,《春秋传》作'纠',督也,古字通用。"
一匡 : 1.使得到匡正。
以上参考资料就是本汉语词典详细汇总的成语九合一匡的解释含义,如有错漏请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

强烈推荐

名师教学: 语文 英语 其它

教育部资源中心制作的优秀精品课程

新版教材: 语文 英语 其它

囊括统编版、人教版、沪教版等众多权威教材

系列APP为「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