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面目

lú shān miàn mù
成语解释:
庐山:山名,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比喻事物的真相或本来面目
成语出处:
清 段雪亭《遗稿例言》:“苟非自作聪明,即欲省其铅槧,致令庐山面目,渐失其真。”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事情的真相
成语结构:
偏正式成语
产生年代:
近代成语
近义词:
庐山真面目
成语例子:
我们要揭开他的庐山面目

词语分开解释

庐山 : 又名“匡山”、“匡庐”。在江西省九江市南,北滨长江,东临鄱阳湖。主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山中群峰林立,飞瀑流泉,林木苍翠,云海弥漫。有仙人洞、花径、大小天池、三叠泉、含鄱口、五老峰、香炉峰、秀峰、东林寺、庐山温泉等名胜古迹。夏季凉爽,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和避暑胜地。
面目 : ①相貌:面目可憎。 ②事物的外在状况;表面:面目一新|庐山真面目。 ③面子;脸面:没有面目见老朋友。

庐山面目是什么意思

lú shān miàn mù

见“[[庐山真面目]]”。

国语辞典

比喻不易窥知真相的事物。参见「庐山真面目」条。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卷一○下.附编.旧序.奚序》:「痛遗文缺残,访得于义兴之故家,涂抹删改,非复庐山面目。」

庐山面目的网络解释

·段雪亭《<聊斋志异>遗稿例言》:“苟非自作聪明,即欲省其铅椠,致令庐山面目,渐失其真。”

以上参考资料就是本汉语词典详细汇总的成语庐山面目的解释含义,如有错漏请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

强烈推荐

名师教学: 语文 英语 其它

教育部资源中心制作的优秀精品课程

新版教材: 语文 英语 其它

囊括统编版、人教版、沪教版等众多权威教材

系列APP为「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