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仁不义

bù rén bù yì
成语解释:
仁:仁爱;义:道义。不讲仁德,不讲道义。形容品性卑劣、刻薄残忍
成语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 大学三》:“害人与穿窬,因为不仁不义。”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贬义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不讲仁德
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近义词:
无情无义 »
反义词:
仁至义尽 »
成语例子:
窥若辈之倒行逆施,是直欲陷吾元首于不仁不义之中。★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四十五回

词语分开解释

不仁 : 1.无仁厚之德;残暴。 2.引申为不体面。 3.指肌肤肢体麻木,不灵便。 4.愚钝。
不义 : 1.不合乎道义。 2.指不该做的事。 3.指行不义之事的人。 4.古代刑律"十恶"之一。指杀本属府主﹑刺史﹑县令﹑现受业师;吏卒杀本部五品官以上官长;及闻夫丧匿不举哀,守丧期间作乐﹑穿吉服及改嫁等。见《唐律疏义.十恶》。
以上参考资料就是本汉语词典详细汇总的成语不仁不义的解释含义,如有错漏请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

强烈推荐

名师教学: 语文 英语 其它

教育部资源中心制作的优秀精品课程

新版教材: 语文 英语 其它

囊括统编版、人教版、沪教版等众多权威教材

系列APP为「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