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谋而同

bù móu ér tóng
成语解释:
谋:商量。事先没有商量,言行都保持一致
成语出处:
唐 韩愈《请上尊号表》:“考其所陈,中于义理,天人合愿,不谋而同。”
常用程度:
一般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
紧缩式;作谓语、定语;形容想法、行动一致
成语结构:
偏正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近义词:
不谋而合 »
反义词:
众说纷纭 »
成语例子:
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一篇第一章第一节:“或训鬓发,或训头饰,干宝更以为马髴,与我所想象的,正不谋而同。”

词语分开解释

不谋 : 1.不商量。 2.不谋求。 3.不合,不符。

不谋而同是什么意思

bù móu ér tóng

同“不谋而合”。

国语辞典

没有经过商量,见解、行为却一致。《三国志.卷一五.魏书.张既传》裴松之注引《魏略》曰:「今诸将不谋而同,似有天数。」唐.韩愈〈请上尊号表〉:「天人合愿,不谋而同。」也作「不谋而合」。

以上参考资料就是本汉语词典详细汇总的成语不谋而同的解释含义,如有错漏请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

强烈推荐

名师教学: 语文 英语 其它

教育部资源中心制作的优秀精品课程

新版教材: 语文 英语 其它

囊括统编版、人教版、沪教版等众多权威教材

系列APP为「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