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依样

hú lu yī yàng
成语解释:
依样画葫芦。比喻只是模仿,缺乏创造
成语出处:
清 周亮工《书影》第三卷:“工者不免优孟抵掌之诮,拙者至有葫芦依样之讥。”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
主谓式;作定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
偏正式成语
产生年代:
近代成语
近义词:
依样葫芦 »
成语例子:
才既不天,而仅葫芦依样的我们,那就不能不有多少学理上的准备。★郭沫若《文艺论集·批评与梦》

词语分开解释

葫芦 : 葫芦科。一年生草质藤本。茎生软黏毛,有卷须。叶心脏形。花白色。果实中间细,成熟后果皮变木质。原产印度,中国各地有栽培。果实可食用或药用,也可供玩赏或制盛器。种子可作制皂原料。
依样 : 1.照样;依旧。

葫芦依样是什么意思

hú lu yī yàng
依样画葫芦。比喻只是模仿,缺乏创造。

葫芦依样的网络解释

宋朝初年,翰林学士陶谷自以为文笔高超、才能出众,想好好表现一下升职,他劝宋太祖重视文字工作。赵匡胤以为他的工作只是抄写而已,说是依样画葫芦。陶谷的目的没有达到,就在住处墙上题诗:“堪笑翰林陶学士,年年依样画葫芦”。

以上参考资料就是本汉语词典详细汇总的成语葫芦依样的解释含义,如有错漏请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

强烈推荐

名师教学: 语文 英语 其它

教育部资源中心制作的优秀精品课程

新版教材: 语文 英语 其它

囊括统编版、人教版、沪教版等众多权威教材

系列APP为「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