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前踬后

bá qián zhì hòu
成语解释:
跋:踩;踬:被绊倒。本指狼向前进就踩住了自己的颈肉,向后退又会被自己的尾巴绊倒。比喻进退两难。
成语出处:
唐 韩愈《昌黎集 进学解》:“然而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跋前踬后,动辄得咎”。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比喻进退两难
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近义词:
进退维谷 »、进退两难 »、左右为难 »
成语例子:
无事之时,望影藏匿,跋前踬后,日不聊生。(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滦阳续录》)

跋前踬后是什么意思

bá qián zhì hòu
同"跋胡疐尾"。 国语辞典

比喻陷入困境,进退两难。参见「跋胡疐尾」条。唐.韩愈〈进学解〉:「然而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跋前踬后,动辄得咎。」近跋胡疐尾﹑跋前疐后

以上参考资料就是本汉语词典详细汇总的成语跋前踬后的解释含义,如有错漏请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

强烈推荐

名师教学: 语文 英语 其它

教育部资源中心制作的优秀精品课程

新版教材: 语文 英语 其它

囊括统编版、人教版、沪教版等众多权威教材

系列APP为「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