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发文身

pī fà wén shēn
成语解释:
古代吴越一带和某些南方民族的风俗。头发披散,身刺花纹。
成语出处:
《礼记 王制》:“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人的外表
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近义词:
被发文身 »
成语例子:
禹入裸国,披发文身;墨子入楚,锦衣吹笙。(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词语分开解释

披发 : 1.披散头发。 2.见"披发左衽"。 3.谓出家为僧而未剃度。
文身 : 产生于世界各地原始部落民族的纹饰肤体的习俗。即经手术后在身体某部留下不褪色的图案。花纹有鸟兽花卉或图腾、经文、八卦等。反映其审美意识及宗教观念。在中国,高山、德昂、黎、独龙、傣、布朗、基诺等族皆有文身习俗。
以上参考资料就是本汉语词典详细汇总的成语披发文身的解释含义,如有错漏请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

强烈推荐

名师教学: 语文 英语 其它

教育部资源中心制作的优秀精品课程

新版教材: 语文 英语 其它

囊括统编版、人教版、沪教版等众多权威教材

系列APP为「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