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犹不及

guò yóu bù jí
成语解释:
事情做过了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好的。指做事要恰如其分。
成语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先进》:“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强调言行恰如其分
成语结构:
主谓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
不,不能读作“bú”。
成语辨形:
犹,不能写作“优”或“忧”。
近义词:
过为己甚
反义词:
恰如其分 »、恰到好处 »
成语例子:
据老夫看来:这是“过犹不及”。大约两耳过长,反觉没用。(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十四回)
成语谜语:
未遂罪

词语分开解释

不及 : 1.赶不上;来不及。 2.不如;比不上。 3.不到。 4.犹未达,不识。

过犹不及是什么意思

guò yóu bù jí

(1) 做事做过了头,就如同做的不够一样。指做事以适当为贵

子贡问:“ 师与 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 师愈与?”曰:“过犹不及。”——《论语·先进》

(2) (师,指子张;商,指子夏;愈:较好)

国语辞典

做事过分就好比做得不够一样,皆不妥当。指事情要适得其中。《论语.先进》:「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唐.韩愈〈改葬服议〉:「俭之与奢,则俭固愈于奢矣,虽然,未若合礼之为懿也,过犹不及,其此类之谓乎。」近矫枉过正反恰如其分

以上参考资料就是本汉语词典详细汇总的成语过犹不及的解释含义,如有错漏请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

强烈推荐

名师教学: 语文 英语 其它

教育部资源中心制作的优秀精品课程

新版教材: 语文 英语 其它

囊括统编版、人教版、沪教版等众多权威教材

系列APP为「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