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踪浪迹

píng zōng làng jì
成语解释:
象浮萍、波浪一般的无定。比喻到处漂泊,没有固定的住所。
成语出处:
明 徐霖《绣襦记》:“相公这样人家,萍踪浪迹,你那里去寻他?”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近义词:
漂泊不定、飘蓬断梗 »
反义词:
安营扎寨 »、安居乐业 »
成语例子:
只是此人不是本国之人,萍踪浪迹。(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

词语分开解释

萍踪 : 比喻如浮萍漂流,行踪无定:萍踪浪迹|漂转叹萍踪。
浪迹 : 到处漂泊,没有固定的住处:~江湖ㄧ~天涯。

萍踪浪迹是什么意思

píng zōng làng jì

(1) 像浮萍在水中,飘泊不定。比喻行踪无定

相公这样人家,萍踪浪迹,你那里去寻他?——明· 徐霖《绣襦记》

(2) 亦作“萍踪梗迹”

国语辞典

萍随水流,踪迹难料。比喻人四处飘泊,行踪不定。明.杨柔胜《玉环记.第一四出》:「萍踪浪迹,此生无所依。」《红楼梦.第四七回》:「你又不大在家,知道你天天萍踪浪迹,没个一定的去处。」也作「萍踪靡定」、「萍踪浪影」、「萍踪梗迹」。

以上参考资料就是本汉语词典详细汇总的成语萍踪浪迹的解释含义,如有错漏请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

强烈推荐

名师教学: 语文 英语 其它

教育部资源中心制作的优秀精品课程

新版教材: 语文 英语 其它

囊括统编版、人教版、沪教版等众多权威教材

系列APP为「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