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入骨髓

yuàn rù gǔ suǐ
成语解释:
恨到骨头里。形容怨恨到极点。
成语出处:
《史记·秦本纪》:“文公夫人,秦女也,为秦三囚将请曰:‘缪公之怨此三人入于骨髓,愿令此三人妇,令我君得自愉烹之。’晋君许之,归秦三将。”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十分怨恨
成语结构:
主谓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近义词:
恨之入骨 »
成语例子:
《新唐书·李绛传》:“六州人怨入骨髓。”

词语分开解释

骨髓 : 骨头空腔中柔软像胶的物质。(图见〖骨头〗)

怨入骨髓是什么意思

yuàn rù gǔ suǐ

形容怨恨刻骨铭心

国语辞典

形容怨恨深刻,无法消除。《史记.卷一○六.吴王濞传》:「楚元王子、淮南三王或不沐洗十余年,怨入骨髓,欲一有所出之久矣。」《新唐书.卷一五二.李绛传》:「锜僭侈诛求,六州之人怨入骨髓。」

以上参考资料就是本汉语词典详细汇总的成语怨入骨髓的解释含义,如有错漏请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

强烈推荐

名师教学: 语文 英语 其它

教育部资源中心制作的优秀精品课程

新版教材: 语文 英语 其它

囊括统编版、人教版、沪教版等众多权威教材

系列APP为「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