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隅顽抗

fù yú wán kàng
成语解释:
凭借险要地势;顽强抵抗。负:凭借;依仗;隅:山的角落。
成语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下》:“有众逐虎。虎负嵎,莫之敢撄。”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贬义成语
成语用法:
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
偏正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
隅,不能读作“ǒu”。
成语辨形:
“隅”,不能写作“偶”。
成语辨析:
见“垂死挣扎”(179页)。
近义词:
负险固守
反义词:
束手待毙 »、束手就擒 »
成语例子:
最后牛元峰逃到镇东头的小寨里,指挥着一个多营负隅顽抗,死不投降。(徐海东《奠基礼》)
成语谜语:
角斗

词语分开解释

负隅 : (敌人或盗贼)倚靠险要的地势(抵抗):~顽抗。也作负嵎。
顽抗 : 1.顽强抗拒;拼死抗拒。

负隅顽抗是什么意思

fù yú wán kàng

负:依靠。隅:山势弯曲险要的地方。指依仗地形险阻顽固抵抗

负隅顽抗,自取灭亡

国语辞典

依恃险要的地势,做顽强的抵抗。语本《孟子.尽心下》:「野有众逐虎,虎负嵎,莫之敢撄。」比喻凭借某种条件,做顽强抵抗。如:「困守在屋子里的枪击要犯,虽负隅顽抗,终被警察击毙。」近负险固守反俯首就缚,弃械投降,束手就缚

以上参考资料就是本汉语词典详细汇总的成语负隅顽抗的解释含义,如有错漏请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

强烈推荐

名师教学: 语文 英语 其它

教育部资源中心制作的优秀精品课程

新版教材: 语文 英语 其它

囊括统编版、人教版、沪教版等众多权威教材

系列APP为「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