樗栎庸材

chū lì yōng cái
成语解释:
樗栎:不成材的树木。比喻平庸无用的人。常用作谦词。
成语出处:
唐 杨炯《显川县令李公墓志铭》:“炯樗栎庸材,瓶筲小器,仰惟先支,叨雅契于金环;俯逮婚姻,荷深知于玉润。”
感情色彩:
贬义成语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宾语;比喻无用之材
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近义词:
碌碌无为 »、平庸无奇
反义词:
才华出众
成语例子:
庶曰:“某樗栎庸材,何敢当此重誉。”(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六回)

词语分开解释

樗栎 : 1.《庄子.逍遥游》:"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者不顾。"又《人间世》:"匠石之齐,至于曲辕,见栎社树……曰:'散木也,以为舟则沉,以为棺椁则速腐,以为器则速毁,以为门户则液樠,以为柱则蠹。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后因以"樗栎"喻才能低下。 2.用为自谦之辞。
庸材 : 1.亦作"庸才"。 2.才能平庸﹑低下的人。
以上参考资料就是本汉语词典详细汇总的成语樗栎庸材的解释含义,如有错漏请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

强烈推荐

名师教学: 语文 英语 其它

教育部资源中心制作的优秀精品课程

新版教材: 语文 英语 其它

囊括统编版、人教版、沪教版等众多权威教材

系列APP为「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