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一儆百

shā yī jǐng bǎi
成语解释:
儆:警戒。处死一个人;借以警戒许多人。
成语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尹翁归传》:“其有所取也,以一警百,吏民皆服,恐惧改行自新。”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
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
连动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
儆,不能读作“jìnɡ”。
成语辨形:
儆,不能写作“敬”。
成语辨析:
~和“杀鸡吓猴”都含有“惩罚一个而告诫其它”的意思。但“杀鸡吓猴”所警诫的可以是一个或许多人;而~所警诫的是许多人。
近义词:
杀鸡儆猴 »、惩前毖后 »
反义词:
既往不咎 »、宽大为怀 »
成语例子:
如果遇到抗拒,就杀一儆百。(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四章)
成语谜语:
杀头

杀一儆百是什么意思

shā yī jǐng bǎi

儆:警戒。杀一个人而使许多人引以为戒。亦作“杀一警百”

国语辞典

儆,警戒。杀一儆百指杀一人以警戒众人。清.龚自珍〈送钦差大臣侯官林公序〉:「粤省僚吏中有之,幕客中有之,游客中有之,商估中有之,恐绅士中未必无之,宜杀一儆百。」也作「杀一警百」。近杀鸡骇猴

以上参考资料就是本汉语词典详细汇总的成语杀一儆百的解释含义,如有错漏请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

强烈推荐

名师教学: 语文 英语 其它

教育部资源中心制作的优秀精品课程

新版教材: 语文 英语 其它

囊括统编版、人教版、沪教版等众多权威教材

系列APP为「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