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口同辞

yì kǒu tóng cí
成语解释:
异:不同。大家说得都一样。形容人们的说法完全一致
成语出处:
唐·陈子昂《为乔补阙论突厥表》:“臣具委细问其啧北事,皆异口同辞。”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状语;指大家说得都一样
成语结构:
偏正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近义词:
异口同声 »、异口同音 »、异口同韵 »

词语分开解释

异口 : 1.亦作"异口"。同"异口同声"。 2.不同的说法。 3.犹众口。参见"异口同声"。
同辞 : 1.谓用语﹑称号相同。 2.犹言异口同声。意见一致。

异口同辞是什么意思

yì kǒu tóng cí
同"异口同声"。 国语辞典

大家都说同样的话。形容众口一辞、意见相同。唐.李翶〈答侯高第二书〉:「苟异口同辞,皆如足下所说,是仆于天下众多之人而未有一知己也。」也作「异口同声」、「异口同音」。

异口同辞的网络解释

【成语】异口同辞

【读音】yì kǒu tóng cí

【释义】从不同人的口中说出同样的话。形容人们的说法完全一致。 同“ 异口同声 ”。

【出处】唐·陈子昂 《为乔补阙论突厥表》:“臣具委细问其碛北事,皆异口同辞。”

【事例】群臣闻命,当然连声称善,~。 ★蔡东藩《前汉演义》第五回

以上参考资料就是本汉语词典详细汇总的成语异口同辞的解释含义,如有错漏请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

强烈推荐

名师教学: 语文 英语 其它

教育部资源中心制作的优秀精品课程

新版教材: 语文 英语 其它

囊括统编版、人教版、沪教版等众多权威教材

系列APP为「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