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公山上,草木皆兵

bā gōng shān shàng,cǎo mù jiē bīng
成语解释:
将八公山上的草木,都当作是士兵。形容极度惊恐,疑神疑鬼。
成语出处:
《晋书 苻坚载记下》:“(苻)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类人形,顾谓融曰:‘此亦劲敌也,何谓少乎?’怃然有惧色。”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
复句式;作主语、分句;形容畏惧惊恐到极点
成语结构:
复句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
皆,不能读作“jié”。
成语辨形:
兵,不能写作“乒”或“乓”。
近义词:
惊愕失色 »
反义词:
勇者不惧 »
成语例子:
“八公山上,草木皆兵”,是错觉的一例。(毛泽东《论持久战》)
成语谜语:
苻坚兵败八公山
以上参考资料就是本汉语词典详细汇总的成语八公山上,草木皆兵的解释含义,如有错漏请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

强烈推荐

名师教学: 语文 英语 其它

教育部资源中心制作的优秀精品课程

新版教材: 语文 英语 其它

囊括统编版、人教版、沪教版等众多权威教材

系列APP为「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