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地而坐

xí dì ér zuò
成语解释:
席:坐席。原指把坐席铺在地上坐。现多指坐在地面上。
成语出处:
《旧五代史 李茂贞传》:“但御军整众,都无纪律,当食造庖厨,往往席地而坐。”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指随便的场面
成语结构:
偏正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
坐,不能读作“zhuò”。
成语辨形:
坐,不能写作“座”。
近义词:
起步当车
成语例子:
(1)战士们席地而坐,谈笑风生。(2)在营火晚会上,大家席地而坐,又说又笑,欣赏着精彩的文艺节目。

词语分开解释

席地 : 原指席子铺在地上供坐卧。后泛指在地上坐卧:席地依墙而坐。

席地而坐是什么意思

xí dì ér zuò

古人习惯在地上铺席,坐在席上。后泛指坐在地上

东坡命家人取酒,与 陈季常就落花之下,席地而坐。——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

国语辞典

古人铺席于地以为坐卧。后指就地坐下。《旧五代史.卷一三二.周书.世袭传一.李茂贞传》:「但御军整众,都无纪律,当食则造庖厨,往往席地而坐。」《文明小史.第三五回》:「有上,带来的白兰地酒,慕政取出两瓶开了,大家席地而坐,一气饮尽。」

法语 (expr. idiom.)​ s'asseoir sur le sol

以上参考资料就是本汉语词典详细汇总的成语席地而坐的解释含义,如有错漏请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

强烈推荐

名师教学: 语文 英语 其它

教育部资源中心制作的优秀精品课程

新版教材: 语文 英语 其它

囊括统编版、人教版、沪教版等众多权威教材

系列APP为「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