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不鸣条

fēng bù míng tiáo
成语解释: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成语出处:
西汉 桓宽《盐铁论 水旱》:“周公载纪而天下太平,国无夭伤,岁无荒年。当此之时,雨不破块,风不鸣条。”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
偏正式;作定语、补语;比喻社会安定
成语结构:
主谓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反义词:
天下大乱 »
成语例子:
却道数十年,真是五日一风,十日一雨,风不鸣条,雨不破块,夜湿昼晴,信是太平有象。(《醒世姻缘》第二十四回)

词语分开解释

鸣条 : 1.风吹树枝发声。 2.指随风动摇发声的树枝。 3.古地名。在今山西运城安邑镇北,相传商汤伐夏桀战于此地。又名高侯原。

风不鸣条是什么意思

fēng bù míng tiáo
1.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古人认为是贤者在位,天下大治时出现的一种自然景象。汉桓宽《盐铁论.水旱》﹕"周公载纪而天下太平﹐国无夭伤﹐岁无荒年。当此之时﹐雨不破块﹐风不鸣条。"汉王充《论衡.是应》﹕"儒者论太平瑞应﹐皆言气物卓异……关梁不闭﹐道无虏掠﹐风不鸣条﹐雨不破块﹐五日一风﹐十日一雨。"后因以"风不鸣条"比喻社会安定,世事太平。 国语辞典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音,古人以此象征贤者在位,天下大治。后比喻社会安定,世事太平。汉.桓宽《盐铁论.水旱》:「周公载纪而天下太平乎,国无夭伤,岁无荒年,当此之时,雨不破块,风不鸣条。」汉.王充《论衡.是应》:「关梁不闭,道无虏掠,风不鸣条,雨不破块,五日一风,十日一雨。」

以上参考资料就是本汉语词典详细汇总的成语风不鸣条的解释含义,如有错漏请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

强烈推荐

名师教学: 语文 英语 其它

教育部资源中心制作的优秀精品课程

新版教材: 语文 英语 其它

囊括统编版、人教版、沪教版等众多权威教材

系列APP为「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