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之不恭

què zhī bù gōng
成语解释:
却:推辞;谢绝。指对别人的邀请、赠与等;如果拒绝接受;就显得不恭敬。
成语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万章下》:“‘却之却之为不恭’,何哉?”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常与受之有愧连用
成语结构:
紧缩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
之,不能读作“zī”。
成语辨形:
恭,不能写作“公”。
近义词:
盛情难却 »、受之有愧 »
反义词:
置之不理 »
成语例子:
我们觉得却之不恭,只好让他劳驾。(邹韬奋《经历 惨淡经营之后》)
成语谜语:
别客气

词语分开解释

不恭 : 1.不尊敬;不严肃。 2.不奉行,不重视。

却之不恭是什么意思

què zhī bù gōng

却:推辞,拒绝。对别人的馈赠或盛情邀请加以拒绝,就显得对人不恭敬。常与“受之有愧”连用

我合你说也说不到却之不恭,却是受之有愧了。——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

国语辞典

本指拒绝别人的邀请或赠予是不恭敬的。语本《孟子.万章下》:「却之,却之为不恭,何哉?」后多用为接受他人的馈赠或邀请时的客套话。《金瓶梅.第三九回》:「迭受重礼,使小道却之不恭,受之有愧。」《文明小史.第五九回》:「不怕输,只管来。但是我却之不恭,受之有愧。」反受之有愧

以上参考资料就是本汉语词典详细汇总的成语却之不恭的解释含义,如有错漏请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

强烈推荐

名师教学: 语文 英语 其它

教育部资源中心制作的优秀精品课程

新版教材: 语文 英语 其它

囊括统编版、人教版、沪教版等众多权威教材

系列APP为「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