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拱而治

chuí gǒng ér zhì
成语解释:
垂拱:垂衣拱手,形容毫不费力;治:平安。古时比喻统治者不做什么使使天下太平。多用作称颂帝王无为而治。
成语出处:
《尚书·武成》:“谆信明义,崇德报功,垂拱而天下治。”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帝王无为而治
成语结构:
偏正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近义词:
拱手垂裳 »
成语例子:
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我是垂拱而治,过一过手转上去,公事只准不驳。”

词语分开解释

垂拱 : 垂衣拱手,谓不动手,不做什么事:垂拱而治。

垂拱而治是什么意思

chuí gǒng ér zhì

 《书·武成》:“惇信明义,崇德报功,垂拱而天下治。”孔颖达疏:“谓所任得人,人皆称职,手无所营,下垂其拱。”

国语辞典

天子垂衣拱手,无为而治。《元史.卷二一.成宗本纪四》:「成宗承天下混一之后,垂拱而治,可谓善于守成者矣。」

以上参考资料就是本汉语词典详细汇总的成语垂拱而治的解释含义,如有错漏请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

强烈推荐

名师教学: 语文 英语 其它

教育部资源中心制作的优秀精品课程

新版教材: 语文 英语 其它

囊括统编版、人教版、沪教版等众多权威教材

系列APP为「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