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十行

yī mù shí háng
成语解释:
看书时同时可以看十行。形容看书非常快。
成语出处:
宋 刘克庄《杂记六言诗》诗:“五更三点待漏,一目十行读书。”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状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
主谓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
行,不能读作“xínɡ”。
成语辨形:
目,不能写作“木”。
成语辨析:
~和“走马观花”;都有“不求甚解”的意思。但~偏重于“十行”而“不求甚解”;也有速度快的含义。
近义词:
十行俱下 »、一挥而就 »、不假思索 »
反义词:
慢条斯理 »、老牛破车 »、蜗行牛步 »
成语例子:
那三官双名景隆,字顺卿,年方一十七岁,生得眉目清新,丰姿俊雅,读书一目十行,举笔即便成文。(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二十四)
成语谜语:
最厉害的目光

词语分开解释

一目 : 1.一只眼睛;独眼。 2.一个网眼。 3.一眼望去。
十行 : 1.《后汉书.循吏传序》:"其(光武帝)以手迹赐方国者,皆一札十行,细书成文。"后因以"十行"代指皇帝的手札或诏书。

一目十行是什么意思

yī mù shí háng

看书时一眼可以看十行。形容看书非常快

国语辞典

语本《北齐书.卷一一.文襄六王传.河南王孝瑜传》:「谨慎宽厚,兼爱文学,读书敏速,十行俱下,覆棋不失一道。」比喻阅读迅速。《红楼梦.第二三回》:「你说你会过目成诵,难道我就不能一目十行了?」也作「目下十行」。

以上参考资料就是本汉语词典详细汇总的成语一目十行的解释含义,如有错漏请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

强烈推荐

名师教学: 语文 英语 其它

教育部资源中心制作的优秀精品课程

新版教材: 语文 英语 其它

囊括统编版、人教版、沪教版等众多权威教材

系列APP为「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出品